固件吧

 找回密码
 加入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怎样赚取F币附件需要购买看这里新手论坛固件上传教程附件解压不了的解决方法
查看: 1441|回复: 4

怎样操作才能彻底关闭显示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8 22: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大多数显示器都已经有节能的设计了,使用这种显示器在电脑关机以后,显示器仍然处于一种待机的状态,还需要一个关闭显示器的操作才能彻底关闭显示器。怎么改造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工作原理

  显示器的电源与电脑主机并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我们只要增加控制电路即可轻易彻底切断显示器电源。具体的电路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在电脑开机时,+12V电源经二极管D1向电容C1、C2充电,当电压达到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后,致使继电器K动作吸合,其动、静触点闭合接通了显示器的电源。随着电容C1两端电压的进一步上升,通过电阻R向继电器线圈提供电压,这样继电器就被控制在吸合状态,保证了显示器供电的可靠性。当我们通过Windows关机后,由于电容C2上所充的电荷不会立即消失,通过电阻R向继电器线圈放电,大约经过近5秒钟的延时后,电容C2上面的电荷放尽,继电器断开,显示器的电源便被切断了。

  元件的选择

  电源开关控制装置电路图

  中的二极管D1和D2,可选用任何型号的硅整流二极管,比如1N40011N4007、1N5401、4148等。电容为一般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其中C1的容量和耐压值为220F/16V,而C2则为2200F/16V。电阻R取阻值在150-360之间为佳,其阻值的大小取决于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电阻最好选择功率为1/2W的金属膜型的,也可用一般的1/2-1/8的普通碳膜电阻,只是对该装置的稳定性稍微的有一点影响。继电器选用触点容量在250V/3A左右的品种,线圈电压为12V即可,至于线圈的直流电阻,应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

  制作与调试

  所有元器件准备好之后,对照电路图将它们分别焊接到自制的小电路板上。找一个可调节稳压输出电压值的电源,将稳压输出端正极连接线,接在二极管D1的正极一端,负极则接在该装置的地线上,然后打开稳压电源的电源开关,调整其输出电压到12V,此时继电器立即吸合,关闭了稳压电源的电源开关后,大约5秒钟时间,可听到继电器嗒的一声,说明它已经释放。至此调整即告结束。

  将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即可

  目前的电脑显示器电源接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插在电源背部提供的专用插座上,该插座在电源盒内部实际上与电脑电源的输入端处于并联的形式,与电源本身并无直接的联系。而另一种则是电脑主机与显示器分别接入市电,因为控制电路需要有引出线与显示器连接,所以这种方法需要动手的地方比较得多,同时改造后的主机需要拖着一根连接电线,无论是外观还是连接的繁琐程度,都要受到一定的影响。

  安装方法

  显示器的电源插在电源背部的专用插座上

  把电源去除外壳,我们可以看到显示器专用插座是经过两根橙色电线直接与电源引入线相连的,我们只需要将其中的一根电线剪断,分别连接到该装置继电器的相应触点即可,然后把12V电源线和地线分别从电源盒内引至该装置的相应连接处,最后把该装置固定好即可。

  将制作好的控制装置固定在电源内

  显示器与主机分别连接电源

  其实这种电源连接方式的改制与上面一种改制方法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需要找一个体积较大,并带有外壳的民用带接地电源插座。将本装置置于其中不妨碍电源插头插、拔的地方。再把电源插座盒的电源引入线中的一根截断,分别接入本装置控制继电器的动、静触点上即可。最后再用两根较长的电线,穿过电源盒的外壳连接到风扇电源的相应连线上,且做好绝缘处理后,即可完成对电源的改造。只是在搬动电脑主机箱时一定要小心,不然的话有可能会扯断这根连接电线。

  该装置电路部分消耗电流,大约在15mA至80mA左右,对于能提供8A左右电流的12V电源来说,应该说是不会有丝毫影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03: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了,真的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08: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啊,很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3: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觉得值得学习啊,顶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31 0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顶,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论坛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固件吧移动版|固件吧论坛 ( 浙ICP备11055615号-1 )

鲁公网安备 37172502371702号

GMT+8, 2025-8-30 16:24 , Processed in 0.0784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